2003年海南省旅游饭店业发展状况
中国旅游饭店业是改革开放政策最早的实践者和最大受益者,不仅发展快,而且还是国际化水平最高的行业之一。
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后,旅游饭店业随着社会、经济和旅游业的发展而快速发展,成为很有竞争力的行业。到2003年底,全省纳入旅游统计范围的旅游饭店有274家,共计客房3.41万间,其中星级饭店198家,客房2.78万间;旅游饭店总体年接待能力达到2300万人次。2003年,全省旅游饭店固定资产总值92.4亿元,营业收入16.21亿元,营业税金0.873亿元,就业人数3.03万人。旅游饭店业在促进我省经济发展、对内对外开放、解决就业、文化提升和国民素质提高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当前,海南旅游饭店业正处在发展的关键时期。一方面,海南旅游产业遇到了前所未有的良好时机,旅游饭店业规模快速增长,度假饭店迅速崛起,海南旅游饭店业特色和形象日益突出和鲜明,在中国旅游饭店业总体格局中占有独特的地位;另一方面,国际、国内饭店业竞争日趋激烈,海南旅游饭店业面临着结构调整、产品升级、饭店设计和经营理念、管理体制、市场营销、科技应用、人力资源开发、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严峻挑战。
一、海南旅游饭店业基本现状
2003年,我省旅游饭店数量规模持续增长,饭店经营整体上仍然没有摆脱困难状况。到2003年底,全省纳入旅游统计范围的旅游饭店共有274家,同比增加10家,增长3.79%;共拥有客房3.41万间,床位6.33万张。
2003年,全省旅游饭店业收入总额为162,092.86万元,同比减少2.83%;上缴营业税8,729.16万元,减少6.74%;年平均客房出租率为56.02%,下降1.88%;实现利润为-22,584.45万元,同比增亏18,464万元。
另外,据不完全统计,全省还有未纳入旅游统计范围的旅游住宿接待单位约700家,客房约15,000间。其中规模较大的旅游饭店有博鳌索菲特大酒店、海口新国宾馆、三亚海航度假酒店等,这些开业时间不长的旅游饭店将纳入新年度的旅游统计。
(一)旅游饭店设施情况
1.全省旅游饭店构成
——按经济类型划分。在274家旅游饭店中,有96家国有饭店,占全省旅游饭店总数的35.04%,有27家集体经济饭店,占9.85%;有14家外商投资饭店,占5.11%;有12
家港澳台投资饭店,占4.38%,这四种经济类型的饭店共占全部饭店的54.38%。此外,还有24家股份合作企业饭店,9家联营企业饭店,38家有限责任公司饭店,21家股份制公司饭店,25家私营企业饭店,8家其它内资企业饭店,这六种经济类型的饭店共125家,占全部饭店数的45.62%。
从客房间数来看,全省共有3.41万间客房。其中,国有饭店共有1.09万间客房,占全省旅游饭店客房总数的31.96%;集体经济饭店共有0.26万间客房,占7.62%;外商投资饭店共有0.2万间客房,占5.87%;港澳台投资饭店共有0.17万间客房,占4.99%。这四种经济类型的饭店客房占全部饭店客房的50.59%。此外,股份合作企业饭店共有0.35万间客房,联营企业饭店共有0.12万间客房,有限责任公司饭店共有0.51万间客房,股份制公司饭店共有0.42万间客房,私营企业饭店共有0.21万间客房,其它内资企业饭店共有0.07万间客房,这六种经济类型的饭店共1.68万间客房,占全部饭店客房数的49.41%。
从床位数来看,全省旅游饭店共拥有床位6.33万张,按床位数多少排列的情况是:(1)国有饭店2.11万张,占33.33%;(2)集体经济饭店0.52万张,占8.21%;(3)外商投资饭店0.37万张,占5.85%;(4)联营饭店0.23万张,占3.63%;(5)股份制有限公司饭店0.81万张,占12.8%;(6)港澳台投资饭店0.27万张,占4.27%;(7)私营饭店0.4万张,占6.32%;(8)股份合作企业饭店0.57万张,占9%;(9)有限责任公司饭店0.93万张,占14.69%;(10)其它内资企业饭店0.12万张,占1.9%。
——按规模划分。(1)客房数在500间以上的饭店共4家,共有0.21万间客房,占全省旅游饭店客房总数的6.18%;(2)客房数在300-499间的饭店有17家,共有0.61万间客房,占17.94%;(3)客房数在200-299间的饭店33家,共有0.78万间客房,占22.94%;(4)客房数在100-199间的饭店74家,共有1.03万间客房,占30.29%;(5)客房数在100间以下的饭店146家,共有0.76万间客房,占22.35%。
——按星级划分。截至2003年底 ,全省共有旅游星级饭店 198 家,拥有客房2.78万间,床位5.23万张。具体情况是:(1)五星级饭店8家,共有0.3万间客房,占全省旅游星级饭店客房总数的8.82%;(2)四星级饭店31家,共有0.68万间客房,占20%;(3)三星级饭店91家,共有1.30万间客房,占38.24%;(4)二星级饭店58家,共有0.46万间客房,占13.53%;(5)一星级饭店10家,共有0.04万间客房,占1.18%。
2.地区旅游饭店构成
全省274家旅游饭店分布于16个市县,具体情况如下:
——按拥有旅游饭店家数多少排列,位居全省前十名的地区是:(1)三亚84家;(2)海口71家;(3)万宁36家;(4)琼海27家;(5)儋州12家;(6)文昌11家;(7)东方6家;(8)五指山6家;(9)保亭5家(10)临高3家、定安3家、昌江3家、陵水3家。
——按拥有旅游饭店客房间数多少排列,位居全省前十名的地区是:(1)三亚1.20万间;(2)海口1.04万间;(3)万宁0.52万间;(4)琼海0.23万间;(5)儋州0.10万间;(6)文昌0.09万间;(7)五指山0.05万间;(8)定安0.05万间;(9)东方0.03万间;(10)陵水0.03万间。
——按拥有国有旅游饭店家数多少排列,位居前十名的地区是:(1)三亚27家;(2)海口24家;(3)万宁18家;(4)琼海7家;(5)儋州5家;(6)五指山4家;(7)东方1家;(8)定安1家;(9)临高1家;(10)乐东1家。
——按拥有外商投资和港澳台投资旅游饭店家数多少排列,位居全省前列的地区是:(1)三亚10家;(2)海口7家;(3)文昌5家;(4)琼海2家;(5)万宁1家;(6)保亭1家。
——按拥有旅游星级饭店家数多少排列,位居前十名的地区是:(1)海口57家;(2)三亚56家;(3)万宁35家;(4)琼海17家;(5)儋州8家;(6)文昌7家;(7)东方4家;(8)五指山3家;(9)陵水3家;(10)定安2家。
(二)全省旅游饭店经营情况
1.全省旅游饭店的客房出租率情况
2003年,全省旅游饭店平均客房出租率为56.02% ,比上年减少1.88%。在星级饭店中,客房平均出租率五星级饭店为48.92%;四星级饭店为59.31%;三星级饭店为57.74%;二星级饭店为56.82%;一星级饭店的客房出租率为54.88%。
——按经济类型划分。2003年,全省274家旅游饭店的平均客房出租率国有饭店为56.02%;集体经济饭店为57.28%;外商投资饭店为47.64%;港澳台投资饭店为58.16%;股份有限公司饭店为58.31%;股份合作企业饭店为52.08%;联营饭店为56.97%;私营饭店为45.74%;其它内资企业饭店为52.05%。
——按规模划分。按饭店规模大小划分的客房平均出租率情况是:(1)客房数在500间以上的饭店为54.98%;(2)客房数在300-499间的饭店为55.52%;(3)客房数在200-299间的饭店为60.62%;(4)客房数在100-199间的饭店为56.13%;(5)房数在100间以下的饭店为52.91%。
——按地区划分。2003年,按客房出租率高低排列,位居全省前十名的地区如下:(1)东方67.89%;(2)琼中64.99%;(3)海口60.63%;(4)万宁60.10%;(5)三亚56.99%;(6)临高56.02%;(7)琼海51.44%;(8)儋州47.25%;(9)保亭46.07%;(10)五指山37.58%。
2.全省旅游饭店的营业收入情况
2003年,全省旅游饭店营业收入为162,092.86万元,比上年减少2.83%。
——按经济类型划分。2003年,全省274家旅游饭店的营业收入,国有饭店为42,586.76万元;外商投资和港澳台投资饭店为31,063.82万元;集体经济饭店为10,380.14万元;联营企业饭店为2,929.17万元;私营饭店为4,056.89万元。
——按规模划分。按饭店规模大小划分年营业收入的情况是:(1)客房数在500间以上的饭店为9,915.43万元;(2)客房数在300-499间的饭店为57,847.57万元;(3)客房数在200-299间的饭店为37,204.48万元;(3)客房数在100-199间的饭店为35,830.49万元;(3)客房数在100间以下的饭店为21,294.89万元。
——按地区划分。饭店营业收入位居全省前十名的地区如下:(1)三亚52,418.36万元:(2)海口41,574.83万元;(3)万宁18,124.74万元;(4)琼海9,682.11万元;(5)儋州2.384.26万元;(6)东方2,179.94万元;(7)文昌809.69万元;(8)五指山735.80万元;(9)保亭660.50万元;(10)陵水604.92万元。
3.全省旅游饭店上缴营业税金情况
2003年,全省旅游饭店共上缴营业税金8,729.16万元,比上年减少6.74%。
——按经济类型划分饭店上缴营业税金,国有饭店为2,417.59万元;集体经济饭店为569.14万元;外商投资饭店为680.78万元;港澳台投资饭店为971.22万元;股份制饭店为2439.67万元;有限责任公司饭店为1116.02万元;联营饭店为155.44万元;私营饭店为206.7万元。
——按饭店规模划分上缴营业税金,客房数在500间以上的饭店为489.8万元;客房数在300—499间的饭店为3,113.27万元;客房数在200-299间的饭店为1924.13万元;客房数在100—199间的饭店为2,018.64万元;客房数在100间以下的饭店为1,183.32万元。
——按地区划分饭店上缴营业税金,居全省前十名的地区分别是:(1)三亚2,870.66万元;(2)海口2,186.85万元;(3)万宁1,028.18万元;(4)琼海502.24万元;(5)东方132.65万元;(6)儋州125.43万元;(7)保亭44.37万元;(8)文昌41.38万元;(9)陵水38.28万元;(10)定安31.71万元。
4.全省旅游饭店的利润情况
2003年,全省274家旅游饭店实现利润为-22,584.45万元,比上年增加亏损18,464万元。
实现赢利的地区是:(1)保亭51.88万元;(2)屯昌1.63万元。
5.全省旅游饭店的利润率情况
2003年,全省274家旅游饭店的利润率为-16.94%。重点旅游市县旅游饭店的利润率是:保亭县-0.73%,万宁市-6.71%,琼海市-10.92%,三亚市-14.41%,海口市-22.41%,儋州市-29.66%,文昌市-35.50%.
6.全省旅游饭店的全员劳动生产率
2003年,全省旅游饭店的全员劳动生产率为5万元/人。
全员劳动生产率位居全省前十名的地区是:(1)三亚5.78万元/人;(2)万宁5.47万元/人;(3)海口市 5.19万元/人;(4)琼海市4.53万元/人;(5)东方市4.5万元/人;(6)保亭县4.37万元/人;(7)琼中县
4.33万元/人;(8)临高县3.53万元/人;(9)儋州市3.33万元/人;(10)文昌市2.65万元/人。
7.全省旅游饭店的职工人数
截至2003年底,全省旅游饭店已拥有职工人数3.03万人。
旅游饭店职工人数位居全省前十名的地区是:(1)三亚市1.20万人;(2)海口0.99万人;(3)万宁0.34万人;(4)琼海0.21万人;(5)五指山0.10万人;(6)儋州0.07万人;(7)文昌0.05万人;(8)东方0.05万人;(9)定安0.03万人;(10)陵水0.03万人。
二、海南旅游饭店业现状评述
(一)旅游饭店类型与规模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饭店类型呈多样化趋势,按照饭店的位置、功能和顾客三个因素分类,海南饭店已出现商务饭店、度假饭店、会议饭店、产权式饭店等。
度假饭店是海南最具特色的类型,尤其滨海度假饭店的档次处于全国领先的地位。海南度假饭店的出现丰富了中国旅游饭店产品的类型,并引导和形成了中国休闲度假的旅游方式。
2003年,产权式饭店为开发商耗资巨大的度假饭店建设项目提供了一种切实可行的融资手段,海南地域环境的优势使产权式饭店市场发展前景被看好。
家庭旅馆目前尚未真正进入饭店行业的管理,但其现有总体规模、发展速度和经营方式已引起政府有关部门和饭店行业的关注。当务之急是要规范其经营管理,并使其健康发展。
在饭店类型增多的同时,海南旅游饭店的规模也在逐步扩大。2000年前,海南只有一家客房500间以上的旅游饭店。2003年,已增加到4家,并已出现规划超过1000间客房的饭店项目。这些新建的旅游饭店都是五星级或按五星级标准设计的,海南旅游饭店出现大规模、高档次的特点。
(二)旅游饭店建筑与设计
海南的热带地域环境形成和我省生态省的建设要求,造就了海南饭店建筑鲜明的热带特色和生态特色。海景、山景、湖景、园景比比皆是,旅游饭店注重和环境相协调,成为海南旅游饭店建筑设计的一大特色。
科技进步和客户需求的变化使饭店设计日新月异,科学技术在不断地改变饭店的服务设施,国际互联网、电子门锁、紧急呼救装置、红外感应器、楼宇自动化系统、饭店计算机管理系统等已日臻完善,这些设施的改进提高了服务的品质和效率,也提供了饭店产品的安全性。
饭店产品设计的舒适度也在不断增加,给予住客更多的人本关怀。饭店客房装饰风格趋于家庭化,客用品的选用更加舒适温馨,卫生间的设计越来越时尚,休闲娱乐设施更趋新颖和多样化。
但是,海南饭店业的建筑与设计仍然存在不少问题,特别是许多饭店是由房地产项目转型而来,在功能设计上很难满足酒店功能的需要,从而使得饭店的管理专业性受到限制,经营成本加大。目前这种现象仍在继续中。
(三)旅游饭店经营与管理
随着大规模的饭店不断出现,2003年喜达屋、雅高、洲际等国际饭店集团纷纷登陆海南。他们带来了新的市场竞争、新的经营理念和新的管理模式。
海南是一个旅游目的地,远离客源地市场,因此品牌营销具有重要意义,这也是许多饭店投资方看重国际品牌的重要原因之一。旅游者需求不断变化,随着市场的细分,产生了不同的饭店产品,也产生了不同的饭店类型。海南旅游饭店的营销渠道不断拓宽,除依靠传统的旅行社和散客预订外,还采用网上预订、直销以及其他分销渠道。
2003年,全省新开业旅游饭店增多,使饭店业劳动力的需求加大,但是本地市场合乎要求的劳动力供应量不足,特别是接受过职业培训的合格的饭店人才严重缺乏。劳动力市场的供应量和供应质量对饭店人力资源成本、人员流动率、服务品质和管理水平产生深远的影响。
饭店的管理模式中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已成为一种趋势。通过全面委托管理合同明确投资方和管理方的权力和义务,使得饭店的经营管理在科学和专业的体系下进行。投资方寻找合适的品牌管理方有利于市场的准入和管理的专业化,进入海南饭店业的外国管理公司和国内管理公司逐步增加。2003年,海南省外国管理公司管理的饭店5家,国内管理公司管理的饭店16家,这些饭店都是四、五星的高星级饭店。除了全面委托管理之外,特许经营管理模式也开始进入海南。中、低档饭店或经济型饭店,在不需付出太大成本的前提下,可拥有一个已经在市场上认知的品牌和成熟的管理模式。随着专业化饭店管理公司的进入,海南饭店业无论是管理水平、市场营销和人才引入等各方面都将提升,对海南饭店业的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四)旅游饭店的经营效益简析
2003年,全省旅游饭店利润亏损22584.45万元。主要原因有以下几方面:一是2003年的“非典”疫情对旅游业打击巨大,旅游饭店业首当其冲,损失惨重,下半年在全行业的共同努力下,旅游接待恢复迅速,所受损失有所弥补;二是海南旅游饭店业主要依托于海南旅游发展水平和旅行社状况,大部分旅游饭店缺乏开发市场的能力,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较弱;三是近几年海南旅游饭店发展速度较快,周边及岛内市场竞争更趋激烈,客房价格水平趋低;四是海南旅游饭店和其他住宿业单位快速增加,降低了旅游饭店全年平均出租率;五是海南旅游饭店成本支出相对较高,如饭店采购供应渠道较少造成运输成本高,人力资源结构中外来人员比重大造成劳动力成本较高,水、电、油、气等能源消耗支出占成本支出比重较大,等等。
(五)旅游饭店机遇与挑战
海南旅游饭店业在蓬勃发展的形势下面临着严峻的挑战。饭店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对饭店的管理和服务水平、市场开拓能力及应变创新能力等综合竞争能力不断提出挑战。时代的发展和社会进步,人们对生活品质有了更高的要求,时尚、健康、环保的消费理念促使人们消费行为的转变,这对饭店市场可持续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人力资源将成为旅游饭店业可持续发展最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高素质高效率的员工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有利保证。如何配合饭店整体发展战略,科学地加强人力资源的开发和管理,达到人力资源的最佳配置和有效利用,是海南饭店业需要探索和解决的主要课题。
三、海南度假饭店
度假饭店是海南旅游饭店业最具活力和发展潜力的饭店类型,在中国旅游饭店业中独树一帜,并具有代表地位。经过十多年的快速发展,海南度假饭店产品日趋成熟,已逐渐接近和达到世界上一些著名度假旅游胜地的度假饭店发展水平。
(一)海南度假饭店的发展历程
海南度假饭店发展自1989年三亚金陵度假村开业以来,发展只有十多年时间,但发展起点较高,速度较快,国际化程度明显。1999年,三亚凯莱度假饭店被评为中国第一家五星级度假饭店,标志着海南度假饭店业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此后,洲际集团旗下的假日、皇冠假日,喜达屋集团旗下的喜来登,雅高集团的索菲特等品牌先后在海南落户,标志着海南度假饭店正稳步迈向国际化发展道路。
(二)海南度假饭店的类型
1.度假饭店产品类型
海南度假饭店的主题与个性化类型比较突出。至2003年底,有海滨度假饭店、温泉度假饭店、森林度假饭店、湖滨和田园度假饭店、高尔夫度假饭店等。其中海滨、温泉度假饭店发展较快。
2.度假饭店品牌类型
到2003年底,海南度假饭店已拥有假日、皇冠假日、喜来登、索菲特等国际著名饭店品牌,万豪、香格里拉、希尔顿、凯悦等国际著名饭店管理品牌已确定进入海南度假饭店市场;同时,还有锦江、凯莱、浙江世贸、海航、金银岛等国内品牌。
(三)海南度假饭店的地区分布
海南度假饭店主要分布在三亚亚龙湾、大东海、三亚湾,海口东西海岸线,万宁兴隆,琼海博鳌和官塘,保亭的七仙岭,儋州蓝洋,五指山、尖峰岭等地区。其中最具知名度的是三亚亚龙湾国家旅游度假区。
四、旅游饭店业管理
(一)编制旅游发展规划,保障旅游饭店业持续健康发展。
旅游饭店建设必须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在饭店的数量、布局、档次进行合理规划。2004年即将出台的《海南省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中对我省旅游饭店业的设施需求、空间布局、发展原则等作出规划,将为我省旅游饭店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科学指导。
(二)推行星级标准,实行旅游饭店业标准化管理。
星级饭店国家标准是我国旅游饭店档次划分及评定的最权威、社会认同度最高的标准,星级管理已形成了一套比较完善的制度化模式,是我国旅游饭店管理最基本、最有效的方式。1990年,海南有了第一家星级饭店;2003年3月1日实施的《海南省旅游条例》,明确规定我省旅游饭店实行星级标准管理。到2003年底,全省星级饭店达198家,占纳入旅游统计的旅游饭店总数的70%。
(三)健全旅游饭店行业组织,进行行业自律管理。
海南省旅游饭店专业委员会成立于1994年,是海南省饭店和地方饭店业协会、饭店管理公司、饭店用品配套商等相关单位,按照平等自愿的原则组成的全省性行业委员会。海南省旅游饭店专业委员会的宗旨是:遵守国家法律法规,遵守社会道德风尚,代表海南旅游饭店业的共同利益,维护会员的合法利益,倡导诚信经营,引导行业自律,规范市场秩序。在旅游主管单位的指导下,为会员服务,为行业服务,在政府与企业间发挥桥梁纽带作用。
到2003年底,海南旅游饭店专业委员会共有会员单位99家。市县旅游饭店行业组织有海口市酒店协会、三亚市旅游饭店业协会,分别有会员单位47家、77家。
2003年,我省各级旅游饭店协会积极组织旅游饭店防控“非典”,同舟共济,度过难关;组织开展各类经营、联谊、技能竞赛、培训和文化体育活动;配合开展旅游接团政府指导价政策制定的调研和协调工作,较好地发挥了团结服务旅游企业,沟通企业与政府之间的桥梁纽带作用。
注:文中数据截止日期为2003年12月31日,由海南省旅游局质量管理处和办公室负责统计,仅供参阅。
|